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永續公共工程營造綠色生活環境論壇筆記

日期:2010.11.19
地點: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公誠樓第一會議室
論壇時間:850~1630


Section One
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與高效節能設施運用於公共工程之案例剖析及其效益

工業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胡耀祖副所長 
由世界看台灣,一些令人擔心的數據
1.      台灣能源自給率小於1%
2.      台灣油電水是世界有名便宜
3.      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0%
4.      台灣人口佔世界0.35%CO2總排放佔1%,人均排放12/年,世界排名第16

未來節能減碳趨勢
1.      消費端的能源效率提升  (減碳比率 38%)
2.      再生能源 (減碳比率 17%)

    小型、微型的發電廠,成本比裝置太陽能面板高
    空調 (50%) 照明設備 (25%) 佔用電比很高
    路燈用太陽能板及垂直式風力發電的優缺點
: 路燈可獨立安裝,不必等牽台電的線路,可省成本
: 電池要經常維修,電池壞時,沒備用電力可用

綠色公民行動理事長 林學淵
    台灣公共工程沒有改造的案例,都是打掉重蓋 (改造的成本比新蓋的要高)
    都市高低起伏的房子,會影響日照跟風力發電的強度

QA
Q. 生產太陽能發電器具,會有汙染碳排放,整體而言,可以減碳嗎?
A. 林學淵 : 整個生命週期來看,比核能,火力發電還好
A. 胡耀祖 : 有數據研究碳排放的input/output ,以巴西生質能源為例是 1: 8,                    爭議點是開發森林。


Section Two
地球資源永續循環利用

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黃榮堯教授
    現在的廢建材再利用,都只是回填,附加價值低
    營建廢棄的建材再回收,穩定性是夠的,但使用率不高 
    主結構用天然建材,次結構用廢棄回收建材,可解決安全上的疑慮
    拆除的過程,細心處理,源頭分類分好,可大幅降低後端的成本

環境與發展基金會 陳文卿執行副總經理 
    用再生材料可以減少碳足跡
    再生材料如有驗證,就跟其他建材沒有差別
    驗證制度不成熟,需費時1年到18個月

QA
Q. 再生材料可用多久? (回收幾次?)
A. 每次回收效能都會降低,德國有回收7次的經驗。
Q. 再生材料的補助,國內外的情況是?
A. 國內目前沒有補助。用再生材料,節能減碳,可獲碳權,在市場上用碳價交易

Section Three
永續發展下的公共工程內涵

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黃榮堯教授
    做工程的都不了解生物多樣性,近來才慢慢有觀念自己(人類)也是生物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黃于玻總經理 
    開發跟生態衝突是必然的 (因為開發地選擇不多,人多的地方麻煩,只好往人少,生態豐富的地方)
    開發前,把生態敏感區標出來,工程師一定可以克服困難設計出來
    國外有案例,對施工人員做教育訓練,了解當地的特殊物種,施工期間,反而意外讓那個物種受重視跟保護,大量繁殖。
    生態工法:多花錢,多花時間。但對工程師來說,有一個案例可以跟客人說,他做了一個對環境友善的工程
    如何說服工程師變更設計?感動人比講道理有用
故事 :工程師因為看到一隻受困的貓頭鷹,想到施工中的工程,會有更多的動物受害,不惜變更設計,以更友善環境的工法施工,多花時間跟金錢也沒關係

台灣大學政治系 林子倫助理教授
  


Section Four
完整國土規劃與生態保育對於公共工程節能減碳之助益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李鴻源教授 
    水利署在決策單位是低的,如果有意見,下次開會不會請他來
    所有的問題都是政治問題
    不要把技術跟政治問題混在一起
    政府官員沒耐心做溝通、協調
    水問題的一個好解決方案中央治理,地方管理
地方政府能力有限,中央卻把很多預算、職權放在地方政府 (地方水利署只有6人,中央卻撥22)
    台灣是雨多卻缺水的國家
    90%的教授研究水災,幾乎沒人研究旱災
    變成五都之後,都市化嚴重,城鄉差距更大。鄉下只剩老人跟小孩
    台北能住800萬人嗎?治水問題不在工程技術,而在國土規劃
    沒有人敢說,哪個地方不適合人住。很多地方建了又倒,倒了又建,浪費經費
    政府只管編預算,不管誰做
    沒有人做整合,只管各自的專業,不管其他部會的事
    很多法令讓公務員綁手綁腳,不能有創意,不然就會違法。
    荷蘭人用20人的小組,管理90年的計畫 è台灣沒有溝通,整合能力
    高雄淹水問題,做起來很簡單,但因跨部會,所以很難協調。
    政府部會沒人要當 project manager
è只要跨部會,事情就沒辦法做
è各部會立場、意見矛盾
    忙著解決昨天的問題,沒時間規劃未來
    類似會議參加100多場,情況還是沒改變,簡報內容總統都知道也會講
    整個制度被民主綁架

大片養殖漁塭,超抽地下水,政府卻為了這些保護這些,花錢做遲早會被大海淹沒的堤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