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為何政府,政黨要向財團靠攏 ?

最近在看一本書叫 「綠色民主」
是寫台灣環境運動的歷程
其中提到民進黨剛創黨時是以草根民主,為環境、弱勢發聲

但因而不得企業主和財團的青睞,所以選舉時不選不上
所以他們因而轉向
當他們掌握政權時,就很少再從事環境跟社會運動

我想企業界的票應該沒有一般受薪或勞工多吧?

但政治會導向企業的原因,我分析如下 :

1.可獲得大量的資金來源

台灣奇特且惡質的選舉文化。

以年底要選的台北市議員為例:4年的總收入不過500-600萬,很多人卻花1000萬去選舉。

而遊戲規則制定者,也認同這個做法。
在選委會的網站,有公告今年市長、市議員的競選經費最高金額 (依選區人口數來算的)

市議員平均都1000
市長以新北市最高達 1最低的台南市也有7600
而且據說金額都超過,選委會也從來沒有罰責。

所以台灣不是鼓勵全民參政的國家,沒有財力的支援,好像就不是在體制內的人

借由企業提供的『政治獻金』,選上後互相勾結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選舉花的錢,就要從各個管道「回收」。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這種選舉文化不改,就難有清廉的政治環境,向企業拉攏忽視人民利益的情況就會不斷上演

2.企業家的影響力

A.企業家的形象

如果某形象良好的企業,公開支持某個政黨或候選人,相信會左右人民的看法(也影響那一票)

B.人民的飯碗

創業家創造企業,也提供就業機會。
除非政府鼓勵或提供人人創業的機會和環境,不然受薪階級還是佔大多數。

常常聽到新聞:行政院長或總統,接見工商團體或大老,卻很少聽聞高官首長會面地方組織甚至弱勢團體。

雖然不願承認自己是弱勢的一方,但物競天擇的社會現象,只會讓「強者更強,弱者恆弱」

「弱勢的人沒有權利悲觀」

希望集結更多力量,發揮團結的精神,來制衡和對抗這場戰役。

1 則留言:

  1. 沒錯!弱勢的人沒權利悲觀~~~只有不斷挑戰現有體制 加油!!!

    回覆刪除